-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栏[09/30]
-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数[09/30]
-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收[09/30]
-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投[09/30]
-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征[09/30]
-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刊[09/30]
温医大药学团队:潜心浇灌“生长因子”之花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实验室里,他们是积极探索“生长因子”之谜的科研先锋队,争分夺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课堂上,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潜心育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在温州医科大学,有
实验室里,他们是积极探索“生长因子”之谜的科研先锋队,争分夺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课堂上,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潜心育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在温州医科大学,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为带头人的药学教学团队。多年来,这支百余人的团队聚焦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基础研究,成功研发多种促组织损伤再修复新药,抢占世界生长因子制药领域的制高点,播撒下中国生物制药版图的星星之火。
敢为人先,钻研探秘“生长因子”
“人受伤后为什么皮肤会自行愈合?”
“为什么蜥蜴断尾能长出一条尾巴,而不是两条?”
李校堃药学团队的答案是: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治疗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让损伤的皮肤得以较完美修复。
这是一个科研小领域。30年前,国内外几乎没人做这方面的研究,而李校堃药学团队始终行走在“细胞生长因子”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之路上。他们潜心钻研生长因子(FGF)创新药物研究,发现并阐明FGF家族与代谢疾病相关机制,成功开发3个FGF一类新药,服务超6500万临床患者,形成了国际创伤修复领域的“中国标准”。
李校堃说,研究的领域无关大小,最重要的是对人类、对国家是否有用。
2018年,以李校堃为通讯作者、团队成员陈高帜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上,首次系统揭示了FGF参与组织再生和代谢调控的理论机制。团队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奖项。
知行合一,让研究成果走出校门
生物制药是高附加值的未来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李校堃常说,不能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必须勇于挑起担子,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团队不断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与珠海亿胜联合构建国内最大的眼部疾病修复类生物制品体系;与上海腾瑞共建华东生长因子创面修复转化中心,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上海临港”生物医药战略产业发展……近5年累计为企业提供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经济效益合计提升200余亿元。
2020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国基因药谷”正式启用,目标是打造形成近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蛋白药物研发与生产基地。
“我们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把公益作为医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林丽表示,近年来,团队牵头发起“肤生工程”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患者提供帮扶,受益群众超10万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联合企业第一时间开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应用超3000万人份。
言传身教,争当师德师风模范
李校堃是教学名师,也是专业药学和生物制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技术制药”负责人。“很多科学家的学术突破在青年时期产生,要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如今已是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的李校堃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并率先垂范,为团队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基础,给他们提供“跑道”、资金、机会,把青年人推到第一线。
今年6月15日,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温州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家黄志锋团队凭借“基于结构的细胞生长因子调控机制、分子改良及创新药物研究”项目与导师李校堃同获2020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师徒齐获奖成为佳话。
“温州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很荣幸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放开手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黄志锋当年追随李校堃来到温州医科大学工作,他希望自己带领团队为温州在中国生物制药版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榜样是最有力的引领,在李校堃的“传帮带”下,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队伍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100余人,核心成员一个没走,不少年轻人已成长为各类优秀人才。(通讯员朱建波 卞成德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文章来源:《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网址: http://www.gjyxyjzz.cn/zonghexinwen/2021/1014/1698.html
上一篇: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史录文:从患者角度
下一篇:药学服务转型在路上